「Django框架」-Django初识(django框架菜鸟教程)
Django介绍
Django是一个由Python编写的Web应用框架。它源自一个在线新闻Web站点。Django作为一个从新闻系统生成环境中诞生的框架,是直接面向企业级开发的。
Django是一个全功能的Web开发框架,Web开发所需要的一切它都包含了,你不需要去选择,只需要去熟悉,然后使用。
对于Web开发来说,尤其是内容驱动的项目,推荐使用Django来开发,基于Django内置的功能,我们可以省去自己造轮子的时间。
列举常用的内置功能:
- HTTP的封装:request和response
- ORM
- admin
- Form
- template
- session和cookie
- 权限
- 安全
- cache
- Logging
- sitemap
- RSS
上面只是列举常用的部分,Django提供了的功能远超过我们想要的。
Django相关参考资料:
- 官网:https://www.djangoproject.com/
- Django第三方插件:https://djangopackages.org/
- 基于Django的网站:https://www.djangosites.org/
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以及Web应用框架
- web服务器:负责处理http请求,响应静态文件,常见有Apache、Nginx以及微软的IIS。
- 应用服务器:负责处理逻辑的服务器,比如java,python,php的代码,是不能直接通过nginx这种web服务器来处理的,只能通过应用服务器来处理,常见的应用服务器有uwsgi、tomcat等。
- web应用框架:一般使用某种语言封装了常用的web功能的框架就是web应用框架,flask、Django、tornado以及Java中的SSH框架都是web应用框架。
关系图:
Web服务器|应用服务器|Web应用框架
MVC与MTV模型
MVC
Web服务器开发领域里著名的MVC模式,所谓MVC就是把Web应用分为模型(M),控制器(C)和视图(V)三层。
- M:Model,模型,与数据库进行交互,负责业务对象与数据库的映射(ORM);
- V:View,视图,负责与用户的交互(页面);
- C:Controller,控制器,接收用户的请求,调用模型和视图完成用户的请求,返回应答。
他们之间以一种插件式的、松耦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,其示意图如下所示:
MVC模式
大致流程如下:
1) 用户点击注按钮,将要注册的信息发送给网站服务器;
2) Controller控制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信息,Controller会告诉Model层将用户的注册信息保存到数据库 ;
3)Model层将用户的注册信息保存到数据库;
4)数据保存之后将保存的结果返回给Model模型;
5)Model层将保存的结果返回给Controller控制器;
6)Controller控制器收到保存的结果之后,或告诉View视图,View视图产生一个HTML页面;
7) View将产生的HTML页面的内容给了Controller控制器;
8) Controller将HTML页面的内容返回给浏览器。9)浏览器接受到服务器Controller返回的HTML页面进行解析展示。
MTV
Django是基于MVC(Model-View-Controller)模式的框架,但是在Django中,控制器接受用户输入的部分由框架自行处理,所以Django里更关注的是模型Model、视图View和模板Template,简称MTV模式。
- M,模型(Model):用来构建和操作Web应用中的数据。负责业务对象和数据库的关系映射(ORM),负责处理与数据相关的所有事务,包括如何存取、如何验证有效性、包含哪些行为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等。通常每个模型对应数据库中唯一的一张表。详见models.py。
- T,模板(Template):负责如何显示页面内容。模板包含所需HTML输出的静态资源部分,以及一些特殊的语法,描述如何将动态内容插入模板中。详见templates。
- V,视图(View):负责接收用户请求,进行业务处理,并返回响应结果。详见views.py。
除了上面三层之外,还需要一个URL配置文件(URLconf),它的作用是将不同的URL地址请求分发给不同的视图处理,视图再调用响应的模型和模板。URLconf机制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URL,然后调用合适的函数。详见urls.py。
MTV请求流程
这种设计模式,最终目的都是解耦,把一个软件系统划分为一层层的结构,让每一层的逻辑更加纯粹,便于开发人员维护。
MVT模式
大概流程如下:
1) 用户点击注册按钮,将要注册的内容发送给网站的服务器;
2)Django在URLconf里查找对应的View视图;
3)View视图,接收到用户发来的注册数据,View告诉Model将用户的注册信息保存进数据库;
4)Model层将用户的注册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;
5)数据库将保存的结果返回给Model;
6)Model将保存的结果给View视图;
7)View视图告诉Template模板去产生一个Html页面;
8)Template生成html内容返回给View视图;
9)View将html页面内容返回给浏览器;
10)浏览器拿到view返回的html页面内容进行解析,展示。
后面我们陆续详细学习每一层。
快速创建并启动Django
1)创建虚拟环境(这里本人使用python3.5之后自带的虚拟模块venv)
python -m venv env_decoration
2)进入虚拟环境安装django
pip install django
3)创建django项目
# 当前目录下生成一个 djangoProject的文件夹
#django-admin startproject djangoProject
# 项目名最好和VSCODE的目录名一致,且 在当前目录下,用.,否则会在目录下创建项目,不方便管理
django-admin startproject DecorationProject .
4)运行
python manage.py runserver 0.0.0.0:8080
这样就可以快速运行Django了。
5)我们可以根据应用功能模块,创建对应app应用,比如用户模块,我们可以创建user应用
python manage.py startapp user
Django项目目录如下:
主要文件:
-manage.py # 是项目运行的入口, 执行一些命令,指定配置文件路径
-项目名 # 与项目同名的目录
-__init__.py # 是一个空文件,作用是这个目录可以被当作包使用,也可以做一些初始化操作。
-settings.py # 是项目全局配置信息文件。
-urls.py # 总路由,请求地址跟视图函数的映射关系
-wsgi.py # 是项目与 WSGI 兼容的 Web 服务器。
-asgi.py # 这是django3.x 之后多出的文件,这便是ASGI的服务的入口文件了
-app名字
-migrations # 数据库迁移的记录
-models.py # 数据库表模型
-views.py # 处理业务逻辑的函数,简称视图函数
WSGI(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),它是 Python应用程序(application)或框架(如Django)和Web服务器之间的一种接口。它只是一种规范,描述web server如何与web application通信的规范。
CGI(通用网关接口,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),简单来说就是解析浏览器等客户端发送给服务端的请求,并组装需要返回的 HTTP 请求的一种通用协议,处理这个过程的程序,我们就可以叫 CGI 脚本。互联网早起的动态网页都是基于CGI标准的。
ASGI和WSGI,都是一种 Web 服务网关接口协议,是在CGI的标准上构建的。
WSGI,是一种 Python 专用的 Web 服务器网关接口,它分为两部分"服务器(或网关)"和"应用程序(或应用框架)"。「服务器」,一般独立于应用框架,为应用程序运行提供环境信息和一个回调函数(Callback Function)。当应用程序完成处理请求后,透过回调函数,将结果回传给服务器。常用的WSGI服务器有: uwsgi、gunicon。「应用程序」,是各种实现了WSGI标准的 Python web 框架了,常用的有Django、Flask等。
ASGI(Asynchronous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)是 Django 团队提出的一种具有异步功能的 Python web 服务器网关接口协议。能够处理多种通用的协议类型,包括 HTTP,HTTP2 和 WebSocket。WSGI是基于 HTTP 协议模式的,不支持WebSocket,而ASGI的诞生则是为了解决 Python 常用的 WSGI 不支持当前 Web 开发中的一些新的协议标准(WebSocket、Http2 等)。同时,ASGI向下兼容WSGI标准,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跑WSGI的应用程序。常用的「服务器」有Daphne、Uvicorn。
以上只是了解,没深究,根据其协议不一样,搭建环境。
更多学习笔记整理于微信公号【Python野路子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