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讯笔试题:浅谈计算机中cpu位数和指针
来一个腾讯笔试题
在刷题的时候看到了腾讯笔试题的这个问题
long a = (long)(((int *) 0) + 4);
printf("%ld \n",a);
请问输出 a 的值是多少?
先解释最后的强制类型转换
赋值操作的本质是传送数据,而数据类型则是告诉 CPU 数据传送的数量是多少。
强制类型转换,就是当传输的源数据和目的数据数量不一样的时候,就需要告诉 CPU 如果数据太多的话哪些数据需要截断。
如果数据不够的话需要填充什么信息(是全 1 还是全 0 或者别的东西)。
解决这个面试问题核心就是一个指针的长度 等价于这段代码
#include
int main(void)
{
int *pa = NULL;
pa = pa + 4;
printf("%ld \n",pa);
return 0;
}
如果还是不太清除,直接调试看看地址值
类型分别为long、int *、int *
加一是移动的是一个 int 类型指针的大小,在 32 位系统中一个指针是 4 个字节,在 64 位系统中一个指针是 8 个字节。
随着人们要求的不断提升和硬件的飞速发展,64 位的系统基本上达到目前的普及。
如果你 64 位操作系统指针是 4 字节,不要奇怪,这是为了兼容 32 为设计的。
所以我们常常遇见不同位数的操作系统中不同值的问题,我们如果只是知道定义上的区别肯定是远远不够的,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区别。
我们一起来看下这几个概念。
为什么会有不同位数之分?
补充个概念:
字长
在同一时间中处理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。
处理字长为 8 位数据的 CPU 叫 8 位 CPU,32 位 CPU 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处理字长为 32 位的二进制数据,64 位的 CPU 就是在同一时间处理 64 位的二进制数据。
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“字”,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。
字长反应了计算机的精度
适应不同的要求及协调运算精度和硬件造价间的关系,大多数计算机均支持变字长运算,即机内可实现半字长、全字长(或单字长)和双倍字长运算。在其他指标相同时,字长越大计算机的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。
cpu寻址
字长由微处理器(CPU)对外数据通路的数据总线条数决定。
最小可寻址单位
内存的最小可寻址单位通常都是字节。也就是说一个指针地址值可对应内存中一个字节的空间。
寻址空间
寻址空间一般指的是 CPU 对于内存寻址的能力,也就是 CPU 最大能查找多大范围的地址。
寻址能力
CPU 的寻址能力以字节为单位 (字节是最小可寻址单位),如 32 位寻址的 CPU 可以寻址 2^32=4G的地址,这就是为什么 32 位寻址的 CPU 最大能搭配 4G 内存的原因,再多的话 CPU 就找不到了。
寻址位数是由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
这里 CPU 的寻址位数是由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,32 位 CPU 的寻址位数不一定是 32 位,因为 32 位 CPU 中 32 的意义为字长。
对于 32 位寻址的 CPU,其地址值为 32 位的二进制数,所以可以表示的最大地址为 2 的 32 次方(一个指针的值就是一个 32 位的二进制数,32 位对应 4 Byte。所以,指针的大小实际上是由 CPU 的寻址位数决定,而不是字长。
指针大小和编译器有关
例如:
- 32 位处理器上 32 位操作系统的 32 位编译器,指针大小 4 字节。
- 32 位处理器上 32 位操作系统的 16 位编译器,指针大小 2 字节。
- 32 位处理器上 16 位操作系统的 16 位编译器,指针大小 2 字节。
- 16 位处理器上 16 位操作系统的 16 位编译器,指针大小 2 字节。
实际上:
实际不是这样的,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以上几种情况,处理器当前运行模式的寻址位数是不一样的。
cpu
如下:
Intel 32 位处理器 32 位运行模式,逻辑 寻址位数 32,指针也就是 32 位,8 位一个字节,即 4 个字节 Intel 32 位处理器 16 位虚拟机运行模式,逻辑寻址位数 16,指针也就是 16 位,即 2 个字节。
编译器的作用是什么?
此编译器非彼编译器
编译器是根据目标硬件(即 CPU)的特性将源程序编译为可在该硬件上运行的目标文件。如果一个编译器支持 32 位的CPU,那么它就可以将源程序编译为可以在该 CPU 上运行的目标文件。
该源程序中指针大小也会被编译器根据该 CPU 的寻址位数(如 32 位)编译选择为 4 字节。我们综上可得指针大小是由当前 CPU 运行模式的寻址位数决定!
看完这个,我们是不是对于位数和指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