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正文内容

什么是 SQL 事务,如何创建 SQL 事务

目录

  • 一、什么是事务
  • 二、创建事务
  • 三、ACID 特性

本文给大家介绍数据库中用来管理数据更新的重要概念——SQL 事务。简单来讲,事务就是需要在同一个处理单元中执行的一系列更新处理的集合。

本文重点

事务是需要在同一个处理单元中执行的一系列更新处理的集合。通过使用事务,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更新处理的提交和取消进行管理。

事务处理的终止指令包括 COMMIT(提交处理)和 ROLLBACK(取消处理)两种。

DBMS 的事务具有原子性(Atomicity)、一致性(Consistency)、隔离性(Isolation)和持久性(Durability)四种特性。通常将这四种特性的首字母结合起来,统称为 ACID 特性。

一、什么是事务

估计有些读者对事务(transaction)这个词并不熟悉,它通常被用于商务贸易或者经济活动中,但是在 RDBMS 中,事务是对表中数据进行更新的单位。简单来讲,事务就是需要在同一个处理单元中执行的一系列更新处理的集合

如 SQL 如何插入、删除和更新数据 所述,对表进行更新需要使用 INSERTDELETE 或者 UPDATE 三种语句。

但通常情况下,更新处理并不是执行一次就结束了,而是需要执行一系列连续的操作。这时,事务就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了。

说到事务的例子,请大家思考一下下述情况。

现在,请大家把自己想象为管理 Product(商品)表的程序员或者软件工程师。销售部门的领导对你提出了如下要求。

“某某,经会议讨论,我们决定把 运动 T 恤 的销售单价下调 1000 元,同时把 T 恤衫 的销售单价上浮 1000 元,麻烦你去更新一下数据库。”

由于大家已经学习了更新数据的方法——只需要使用 UPDATE 进行更新就可以了,所以肯定会直接回答“知道了,请您放心吧”。

此时的事务由如下两条更新处理所组成。

  • 更新商品信息的事务
  • ① 将 运动 T 恤 的销售单价降低 1000
  • UPDATE ProductSET sale_price = sale_price - 1000WHERE product_name = '运动T恤';
  • ② 将 T 恤衫 的销售单价上浮 1000
  • UPDATE ProductSET sale_price = sale_price + 1000WHERE product_name = 'T恤衫';

上述 ① 和 ② 的操作一定要作为同一个处理单元执行。

如果只执行了 ① 的操作而忘记了执行 ② 的操作,或者反过来只执行了 ② 的操作而忘记了执行 ① 的操作,一定会受到领导的严厉批评。

遇到这种需要在同一个处理单元中执行一系列更新操作的情况,一定要使用事务来进行处理。

法则 7

事务是需要在同一个处理单元中执行的一系列更新处理的集合。

一个事务中包含多少个更新处理或者包含哪些处理,在 DBMS 中并没有固定的标准,而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决定的(例如,运动 T 恤T 恤衫 的销售单价需要同时更新这样的要求,DBMS 是无法了解的)。

二、创建事务

如果想在 DBMS 中创建事务,可以按照如下语法结构编写 SQL 语句。

语法 6 事务的语法

事务开始语句;       DML语句①;      DML语句②;      DML语句③;         .         .         .事务结束语句(COMMIT或者ROLLBACK);

使用事务开始语句和事务结束语句,将一系列 DML 语句(INSERT/UPDATE/DELETE 语句)括起来,就实现了一个事务处理。

这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事务的开始语句 [1]。实际上,在标准 SQL 中并没有定义事务的开始语句,而是由各个 DBMS 自己来定义的。比较有代表性的语法如下所示。

  • SQL Server、PostgreSQL
  • BEGIN TRANSACTION
  • MySQL
  • START TRANSACTION
  • Oracle、DB2

例如使用之前的那两个 UPDATE(① 和 ②)创建出的事务如代码清单 21 所示。

代码清单 21 更新商品信息的事务

SQL Server PostgreSQL

BEGIN TRANSACTION;     -- 将运动T恤的销售单价降低1000日元    UPDATE Product       SET sale_price = sale_price - 1000     WHERE product_name = '运动T恤';     -- 将T恤衫的销售单价上浮1000日元    UPDATE Product       SET sale_price = sale_price + 1000     WHERE product_name = 'T恤衫'; COMMIT;

MySQL

START TRANSACTION;     -- 将运动T恤的销售单价降低1000日元    UPDATE Product       SET sale_price = sale_price - 1000     WHERE product_name = '运动T恤';     -- 将T恤衫的销售单价上浮1000日元    UPDATE Product       SET sale_price = sale_price + 1000     WHERE product_name = 'T恤衫'; COMMIT;

Oracle DB2

-- 将运动T恤的销售单价降低1000日元UPDATE Product   SET sale_price = sale_price - 1000 WHERE product_name = '运动T恤'; -- 将T恤衫的销售单价上浮1000日元UPDATE Product   SET sale_price = sale_price + 1000 WHERE product_name = 'T恤衫'; COMMIT;

如上所示,各个 DBMS 事务的开始语句都不尽相同,其中 Oracle 和 DB2 并没有定义特定的开始语句。

可能大家觉得这样的设计很巧妙,其实是因为标准 SQL 中规定了一种悄悄开始事务处理 [2] 的方法。

因此,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也经常会忽略事务处理开始的时间点。大家可以试着通过询问“是否知道某个 DBMS 中事务是什么时候开始的”,来测试学校或者公司前辈的数据库知识。

反之,事务的结束需要用户明确地给出指示。结束事务的指令有如下两种。

  • COMMIT——提交处理
  • COMMIT 是提交事务包含的全部更新处理的结束指令(图 3),相当于文件处理中的覆盖保存。一旦提交,就无法恢复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了。
  • 因此,在提交之前一定要确认是否真的需要进行这些更新。
  • 图 3 COMMIT 的流程 = 直线进行
  • 万一由于误操作提交了包含错误更新的事务,就只能回到重新建表、重新插入数据这样繁琐的老路上了。
  • 由于可能会造成数据无法恢复的后果,请大家一定要注意(特别是在执行 DELETE 语句的 COMMIT 时尤其要小心)。
  • 法则 8
  • 虽然我们可以不清楚事务开始的时间点,但是在事务结束时一定要仔细进行确认。
  • ROLLBACK——取消处理
  • ROLLBACK 是取消事务包含的全部更新处理的结束指令(图 4),相当于文件处理中的放弃保存。一旦回滚,数据库就会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(代码清单 22)。
  • 通常回滚并不会像提交那样造成大规模的数据损失。
  • 图 4 ROLLBACK 的流程 = 掉头回到起点
  • 代码清单 22 事务回滚的例子
  • SQL Server PostgreSQL
  • BEGIN TRANSACTION; ------------------- ① -- 将运动T恤的销售单价降低1000日元 UPDATE Product SET sale_price = sale_price - 1000 WHERE product_name = '运动T恤'; -- 将T恤衫的销售单价上浮1000日元 UPDATE Product SET sale_price = sale_price + 1000 WHERE product_name = 'T恤衫'; ROLLBACK;
  • 特定的 SQL
  • 至此,我们已经知道各个 DBMS 中关于事务的语法不尽相同。
  • 代码清单 22 中的语句在 MySQL 中执行时需要将 ① 语句改写为“START TRANSACTION”,而在 Oracle 和 DB2 中执行时则无需 ① 语句(请将其删除),具体请参考上一节的“创建事务”。
  • 上述事务处理执行之后,表中的数据不会发生任何改变。这是因为执行最后一行的 ROLLBACK 之后,所有的处理都被取消了。
  • 因此,回滚执行起来就无需像提交时那样小心翼翼了(即使是想要提交的情况,也只需要重新执行事务处理就可以了)。

专栏

事务处理何时开始

之前我们说过,事务并没有标准的开始指令存在,而是根据 DBMS 的不同而不同。

实际上,几乎所有的数据库产品的事务都无需开始指令。这是因为大部分情况下,事务在数据库连接建立时就已经悄悄开始了,并不需要用户再明确发出开始指令。

例如,使用 Oracle 时,数据库连接建立之后,第一条 SQL 语句执行的同时,事务就已经悄悄开始了。

像这样不使用指令而悄悄开始事务的情况下,应该如何区分各个事务呢?通常会有如下两种情况。

A:每条 SQL 语句就是一个事务(自动提交模式

B:直到用户执行 COMMIT 或者 ROLLBACK 为止算作一个事务

通常的 DBMS 都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种模式。默认使用自动提交模式的 DBMS 有 SQL Server、PostgreSQL 和 MySQL 等 13 DML 语句如下所示,每一条语句都括在事务的开始语句和结束语句之中。

BEGIN TRANSACTION; -- 将运动T恤的销售单价降低1000日元 UPDATE Product SET sale_price = sale_price - 1000 WHERE product_name = '运动T恤';COMMIT; BEGIN TRANSACTION; -- 将T恤衫的销售单价上浮1000日元 UPDATE Product SET sale_price = sale_price + 1000 WHERE product_name = 'T恤衫';COMMIT;

在默认使用 B 模式的 Oracle 中,事务都是直到用户自己执行提交或者回滚指令才会结束。

自动提交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DELETE 语句。

如果不是自动提交,即使使用 DELETE 语句删除了数据表,也可以通过 ROLLBACK 命令取消该事务的处理,恢复表中的数据。

但这仅限于明示开始事务,或者关闭自动提交的情况。如果不小心在自动提交模式下执行了 DELETE 操作,即使再回滚也无济于事了。

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,初学者难免会碰到这样的麻烦。一旦误删了数据,如果无法重新插入,是不是想哭的心都有了?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。

三、ACID 特性

DBMS 的事务都遵循四种特性,将这四种特性的首字母结合起来统称为 ACID 特性。这是所有 DBMS 都必须遵守的规则。

  • 原子性(Atomicity)
  • 原子性是指在事务结束时,其中所包含的更新处理要么全部执行,要么完全不执行,也就是要么占有一切要么一无所有。
  • 例如,在之前的例子中,在事务结束时,绝对不可能出现 运动 T 恤 的价格下降了,而 T 恤衫 的价格却没有上涨的情况。
  • 该事务的结束状态,要么是两者都执行了(COMMIT),要么是两者都未执行(ROLLBACK)。
  • 从事务中途停止的角度去考虑,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原子性的重要性了。
  • 由于用户在一个事务中定义了两条 UPDATE 语句,DBMS 肯定不会只执行其中一条,否则就会对业务处理造成影响。
  • 一致性(Consistency)
  • 一致性指的是事务中包含的处理要满足数据库提前设置的约束,如主键约束或者 NOT NULL 约束等。
  • 例如,设置了 NOT NULL 约束的列是不能更新为 NULL 的,试图插入违反主键约束的记录就会出错,无法执行。
  • 对事务来说,这些不合法的 SQL 会被回滚。也就是说,这些 SQL 处理会被取消,不会执行。
  • 一致性也称为完整性(图 5)。
  • 图 5 保持完整性的流程
  • 隔离性(Isolation)
  • 隔离性指的是保证不同事务之间互不干扰的特性。该特性保证了事务之间不会互相嵌套。此外,在某个事务中进行的更改,在该事务结束之前,对其他事务而言是不可见的。
  • 因此,即使某个事务向表中添加了记录,在没有提交之前,其他事务也是看不到新添加的记录的。
  • 持久性(Durability)
  • 持久性也可以称为耐久性,指的是在事务(不论是提交还是回滚)结束后,DBMS 能够保证该时间点的数据状态会被保存的特性。
  • 即使由于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,数据库也一定能通过某种手段进行恢复。
  • 如果不能保证持久性,即使是正常提交结束的事务,一旦发生了系统故障,也会导致数据丢失,一切都需要从头再来。
  • 保证持久性的方法根据实现的不同而不同,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将事务的执行记录保存到硬盘等存储介质中(该执行记录称为日志)。
  • 当发生故障时,可以通过日志恢复到故障发生前的状态。

  1. 与之相对,事务结束语句只有 COMMITROLLBACK 两种,在所有的 RDBMS 中都是通用的。
  2. 《标准 SQL 手册修订第 4 版》中的记述:希望大家注意事务默认开始的时间点。没有“BEGIN TRANSACTION”这样明确的开始标志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AR编程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arlanguage.com/post/4362.html

标签: sql怎么学
分享给朋友:

“什么是 SQL 事务,如何创建 SQL 事务” 的相关文章

nginx 初学者指引

本文会简单介绍 nginx 并演示相关的简单任务。首先你需要安装好 nginx。nginx 拥有一个主进程和几个 worker 进程。主进程的主要工作是读取和处理配置,维护 worker 进程。worker 进程负责处理实际的用户请求。nginx 采用 event-based 模型和 OS-depe...

了解PHP-FPM

在服务器上,当我们查看php进程时,全都是php-fpm进程,大家都知道这个就是php的运行环境,那么,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?PHP-FPM简介PHP-FPM,就是PHP的FastCGI管理器,用于替换PHP FastCGI的大部分附加功能,在PHP5.3.3后已经成为了PHP的标配。有小伙伴要问了...

Nginx总结(九) 实现系统的动静分离

前段时间,搞Nginx+IIS的负载均衡,想了解的朋友,可以看这篇文章:《nginx 和 IIS 实现负载均衡》,然后也就顺便研究了Nginx + IIS 实现动静分离。所以,一起总结出来,与大家共同探讨。 什么是动静分离所谓系统动静分离,其实,就是将网站静态资源(HTML,JavaScript,C...

nginx命令——学习记录 nginx详细教程

nginx命令--学习记录查看80端口是否被占用netstat -ntlpnginx命令#/usr/local/nginx/sbin/nginx 启动命令#/usr/local/nginx/sbin/nginx -t 检测配置文件 #/usr/local/nginx/sbin/ngin...

轻量级日志平台 Loki 2.3 发布:15 倍最近数据查询速度提升

一、前言Loki v2.3.0 中添加了出色的新功能,进行了 bug 修复。除此之外,性能也得到了提升。二、自定义保留规则Loki 中的保留对于集群来说一直是全局的,并推迟到底层对象存储。Loki 现在可以通过 Compactor 组件处理保留。 你可以配置每个租户和每个流的保留时间。 这些不同的保...

宝塔面板如何关闭https强制跳转http/https共存

宝塔面板如何关闭https强制跳转http/https共存在 宝塔面板 中,如果你需要关闭 HTTPS 强制跳转并实现 HTTP 和 HTTPS 共存,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配置:一、关闭 HTTPS 强制跳转登录宝塔面板进入宝塔后台,点击左侧菜单中的 网站。找到目标网站在网站列表中找到需要取消 HT...